背景介紹:
1953年美國人第三度挑戰K2,由經驗豐富的Charles Houston領隊,陣中不乏Robert Bates、George Bell、Pete Shoening、Tony Streather、Robert Craig、Arthur Gilkey、Dee Molenaar等好手。
這支隊伍採用逐營推進的極地遠征方式,但是沒有僱用任何的高地挑夫,自6/19在Godwin-Austen Gl. 建立BC (5060M),至8/1在阿布魯茲稜脊上順利的建立了C1至C8 (7772M) 等8個高地營。途中突破了最艱險的House’s Chimney、Black Pyramid等主要障礙。
C8位於K2阿布魯茲稜脊的肩膀上,從這裡到K2峰頂是一片坡度平緩的肩部地形,再加上最後一段峰錐的懸垂冰河地形,可說是登頂在望。然而7/11號以後天氣逐漸惡化,暴風雪的時間延長了,而且中間間隔的好天氣的日數也越來越短。8/2全體隊員8 人風雪中在C8集結,結果一連多日的暴風雪,將所有隊員困在C8,進退不得。8/7 發現 Gilkey 的兩腳出現血栓的現象,爾後兩天病情惡化,已經有三個血栓隨著血液流到了肺部,Gilkey不但無法行走,而且隨時可能病危。
8/10暴風雪中全員下攀,做了一個擔架運送Gilkey,由於連日風雪,原來的路線有雪崩的危險,因此由狀況不錯的Tony Streather與Robert Craig組成繩隊往下探尋下攀至C7的路線。其餘5人,分別以繩索確保Gilkey擔架,前方左右兩人負責引導方向,後方左右兩人負責控制速度與穩定,上方一人負責制動。越過肩部地形後,坡度變得非常陡峭,傷患運送作業更是困難。下午3點準備往C7橫向移動時,Geoge Bell無意間發生墜落,瞬間撞擊了下方的兩組繩隊,造成集體墜落,所幸Pete Shoening在上方確保,將冰斧牢牢的插在岩石的上方,以一把冰斧制動住六個隊員,這是登山史上的奇蹟。
除兩名隊員輕傷外,Charles Houston撞到頭部意識不清,但也勉力上攀回到第七營的位置,等到所有隊員全部都安置後,準備去接應擔架上的Gilkey時,卻發現混亂中Gilkey消失不見了,在雪坡上也看不到人何滑落的蹤跡。為求活命,眾人只好在狹仄的第七營Bivouac,第二天在風雪中繼續下攀至C6。George Bell雙腳腳趾凍傷,腳穿不進登山鞋,只好用小刀切開登山鞋把腳塞進去。而意識不清的Charles Houston三不五時要把帳篷割開一個洞口來呼吸新鮮的空氣。就在這種十分困難的處境下,七名隊員互相照顧,自8/11至8/14間逐營下攀,回到C2,聯絡官Atta-Ullah派遣挑夫至C2接應;8/15所有隊員,除了神秘失蹤的Gilkey外,終於安全的回到BC。
討論:
- 對於這個遠征活動,您的感想如何?
- 如果您是領隊的話,就整個攀登策略,您會如何規劃?
- 如果在高地營有隊有身體不適,如果您是一個登頂慾望強烈的隊員,天候絕佳,您的生理與身體狀況也在最佳狀態,您的期望為何?
- 如果領隊遴選攻擊隊員,您被安排在第二波攻擊,必須先運補支援第一組隊員至攻擊營就位,您必須回到前一個營地後補,您心理的感覺如何?
- 您是否願意擔任高地運補的工作,整個遠征活動,除非意外的狀況,您都不會被領隊定位為攻頂隊員?
行程記錄:
日期 | 行程記錄 |
5/25 | 從紐約出發 |
5/26 | 飛抵巴基斯坦首都喀拉蚩 (Karachi) |
5/28 | 飛抵羅瓦賓第 (Rawalpindi) |
6/1 | 飛抵史卡都 (Skardu) |
6/5-6/11 | 從史卡都行軍至艾斯科里 (Askole) |
6/12-6/19 | 從艾斯科里行軍至基地營 BC |
6/20 | 探路至第一營 C1 (Bates, Craig, Gilkey) |
6/21-6/27 | 運補第一營 |
6/25 | 建立第一營 C1 (Houston, Bates) |
6/27-6/28 | 探路至第二營 C2 (Houston, Craig, Bell) |
6/29 | 風雪 |
6/30 | 運補第二營 |
7/1 | 建立第二營 C2 (Craig, Gilkey) |
7/1-7/5 | 運補第二營,探路至第三營 C3 (Craig, Gilkey) |
7/6-7/8 | 運補第三營 |
7/8 | 建立第三營 C3 (Houston, Bates, Bell, Molenaar) |
7/9 | 探路至第四營 C4,並攀登 House’s Chimney 至第五營 C5 (Houston, Bell, Molenaar) |
7/10 | 運補第四營 |
7/11 | 短暫風雪 |
7/12 | 建立第四營 C4 (Bell, Molenaar) |
7/13 | 運補第三營與第四營 |
7/14-7/16 | 風雪 |
7/17-18 | 運補第四營及上House’s Chimney |
7/19 | 天候惡劣,運補上House’s Chimney,建立第五營 (Bates, Bell, Schoening, Streather) |
7/20 | 天候惡劣,探路至第六營 C6 (Bates, Schoening) |
7/21-7/22 | 運補第四營至第五營、第五營至第六營 |
7/23-7/24 | 暴風雪 |
7/25 | 酷寒,運補至第六營 C6半路 |
7/26 | 建立第六營 C6 (Houston, Craig, Bell),運補至第六營 |
7/27 | 探路至第七營 C7 (Houston, Craig, Bell) |
7/28 | 風雪 |
7/29 | 運補至第七營暫存倉 |
7/30 | 建立第七營 C7(Gilkey, Schonening),運補至第七營 |
7/31 | 探路第七營以上路線至第八營 (Gilkey, Schonening) |
8/1 | 建立第八營C8 (Gilkey, Schonening) |
8/2 | 全員在第八營會合 |
8/3-8/9 | 暴風雪,全員困守第八營。 8/7發現Gilkey 病情,往下探回程新路線。 |
8/10 | 09:00下攀,15:00發生意外 Gilkey 失蹤,於第七營緊急避難。 |
8/11 | 下攀至第六營 |
8/12 | 下攀至第五營 |
8/13 | 下攀至第四營 |
8/14 | 下攀至第二營 |
8/15 | 返回至基地營 |
8/16 | 停留在基地營 |
8/17-8/22 | 從基地營至艾斯科里 (Askole) |
8/23-8/26 | 從艾斯科里至史卡都 (Skardu) |
8/28 | 飛抵羅瓦賓第 (Rawalpindi) |
營地高度表:
營地 | 高度 (公尺) |
BC | 5060 |
C1 | 5395 |
C2 | 5883 |
C3 | 6309 |
C4 | 6553 |
C5 | 6706 |
C6 | 7102 |
C7 | 7468 |
C8 | 7772 |
隊員名單:
姓名 | 經歷 |
Colonel M. Ata-Ullah | 1953美國K2遠征隊聯絡官,1954年義大利K2遠征隊聯絡官。 |
Robert H. Bates | 1938美國K2遠征隊、1953美國K2遠征隊 |
George I. Bell | 1953美國K2遠征隊,1955羅茲峰國際遠征隊、1960馬歇布魯(Masherbrum)峰首登,專業的生物與醫藥數學家。 |
Robert W. Craig | 1938美國K2遠征隊,曾任American Alpine Club Vice President,1974帕米爾高原國際山岳營。 |
Arthur K. Gilkey | 1953美國K2遠征隊,年輕的地質學家,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候選人,事故發生後,哥倫比亞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American Alpine Club成立Gilkey基金,以協助科學家從事山岳科學研究;阿拉斯加Gilkey冰河、智利安地斯山脈 Cerro Gilkey 峰。 |
Charles S. Houston | 1936英美楠達戴維 Nanda Davi遠征隊首登,1938美國K2遠征隊領隊、1953美國K2遠征隊領隊。美國印度和平工作團(Peace Corp)團長,高海拔生理研究權威。 |
Dee Molenaar | 1953美國K2遠征隊,著名的山岳地圖製作者,The Challenge of Rainier作者。 |
Pete Shoening | 1953美國K2遠征隊,1958加歇布魯I峰(Gasherbrum I)遠征隊首登,1967南極洲Mt. Vinson 首登,1974帕米爾高原P19北壁首登,列寧峰登頂。 |
Tony Streather | 英國駐印度、巴基斯坦軍官,1950年參與挪威遠征隊首登Tirich Mir(1950),1953美國K2遠征隊,1955英國金城章嘉遠征隊首登,1957哈佛大學 Haramosh 遠征隊領隊,1976英國陸軍埃峰遠征隊領隊。 |
資料來源:
K2: The Savage Mountain, by Dr. Chalrles Houston and Robert Bates
K2: Challenging the Sky, by Roberto Mantonvani and Kurt Diemberger
In the Throne Room of the Mountain God, Galen Rowell
聲明:
本文不做商業用途,圖片、相片翻拍來自於以上書籍,版權皆屬原版權人所有。
後記:
應一元兄之邀寫這篇文章,與七頂峰的隊員分享過去我登山寫作的一些心得。
大約花了一個月的時間重讀 K2: The Savage Mountain 這本山岳名著。 然後,試著將整個遠征過程中最驚險的事蹟寫下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