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4日 星期六

蘇聯登山簡史

第一位攀登烏西巴峰 (Mt. Ushiba) 著名的義大利登山家Lorezino Cosson曾說: 今天的高加索山脈就像1950年代時我們的阿爾卑斯山脈一般,遍佈是未受染指的山峰還有許多美麗又刺激的新路線等候登山者來發掘. 然而, 儘管缺少先進的登山器材, 蘇聯的登山者已經達成很高的水平了.

的確, 高加索山脈是本世紀以來孕育了第一代蘇聯登山者的基地. 名聲最為卓著的登山家自然是Vitaliy與Evgenii Abalakov兄弟, 他們在傳統路線之外聯手開拓了許多偉大的經典路線. 1950到1960年代之間設立了蘇聯登山大獎賽 (Soviet Union Alpinist Championship), 這是全世界各國唯一以團體形式競賽的登山活動. M. Kherghiani, L. Myshilaev, A. Kustovskiy等人是最著名的攀登隊長, 為了贏得比賽, 他們尋找高難度的岩壁路線, 因此而開拓了烏西巴峰的Pillar路線, 以及Mt. Chatin峰的Rhombus路線.

1970年代登山者瘋狂的尋找艱難又危險的路線, 而首創了七千公尺峰的冬季攀登的紀錄. 包含 V. Kolomitsev 的獨攀, S. Efimov偉大的攀登, 困難的共產主義峰西南壁的首登, 汗騰格里峰北壁的首登, 以及汗騰格里峰至波貝達峰長稜的縱走等. 由於山壁下臨場的裁判, 使得攀登者倍受激勵而不斷的超越自己.

Segei Efimov曾經寫下攀登Mt. Zamin-Karor峰Ryumka (Little Glass)路線的感受: 對我們而言, 山腳下的裁判與觀眾帶給我們無比的激勵, 如果只剩下我們獨自攀登, 我們或許無法達成目標. 而談到關於帕米爾高原的Mt. Gaumysh Zapadniy 峰北壁六級路線的攀登時, 他說: 第一晚我們用吊床掛在岩壁上過夜, 當夜一陣暴風雪, 我們幾乎被濕雪掩埋了, 第二天根本無法攀登. 連續24小時我們窩在溼透了的吊床內. 當時裁判就在岩壁下守候, 儘管十分的疲倦, 我們還是繼續攀登上部岩壁直登路線, 雖然有人勸告我們改道比較簡單的路線, 但我們鼓起勇氣達成了起攀前所設定的目標.

為了追求勝利所帶來的實質的獎勵以及更高的自由度, 包含海外攀登, 榮譽等, 讓這些登山者不斷的追求最困難的攀登路線. 高加索山脈東部的Mt. Erydag峰的Zerkalo 鏡面路線被歸類為6A等級的路線, 1981年由Efimov首登, 因為他找不到其他的路線能夠幫助他贏得比賽.

他說: 沒有其他的選擇了, 所有最佳可行的路線都已經被攀登了, 這是一個抉擇, 要一開始就註定失敗呢, 還是放手一博. 一開始我們也漫無頭緒, 有人提出了這個荒謬的主意, 起初我們也不放在心上, 然而實在也別無選擇, 我們就下定決心, 要承認慘敗呢, 不然就與這條瘋狂的路線奮戰吧! 當裁判團聽到他們的計畫時, 他們試著讚賞這個構想, 但還是不免懷疑的問道, 這只是開玩笑嗎? 這種超越競爭對手追求自我實現的內在力量, 以及與可敬的對手較勁的壓力, 驅策著我們去追尋原本視為不可能 (impossible) 甚至於不能想像 (unthinkable) 的目標.

最年輕的這一代登山者猶為激進, 可能是因為1980年代中期競賽規則的改變所致. 勝利不再頒發給開拓最困難路線的攀登隊伍, 而是在規定期間內, 通常是2到3週內, 完成了最多數目極度困難路線的隊伍. 這種新的競賽規則掀起了速攀的運動. S. Borisov, M. Bruk, A. Shainov, E.Timme, V.Khrischativ, K. Valiev, V. Aftamonov 等眾多好手都能在2天內完成過去通常需要一週時間的攀登. 共產主義峰, 汗騰格里峰等7,000公尺級的山峰相繼成為創造最短時間登頂紀錄的目標.

1990年代初期蘇聯瓦解與隨之而來的經濟蕭條對於登山運動也帶來很大的影響, 儘管由西方世界國家引進了新穎極致的登山器材, 然而由於官方的贊助中斷了, 造成了登山運動的鬆弛懈怠. 俄羅斯聯邦的登山錦標賽 (Russian Federation Championship) 如今巡迴各國, 在俄羅斯或是哈薩克等地舉行, 而其他聯邦國家的登山活動泰半消蹤匿跡. 爾後競賽規則再次修改, 每一條攀登路線各有不同的評分, 通常是汗騰格里峰北壁, 波貝達峰, Asan-Usen 山區或是帕米爾高原的 Aksu山區等路線. 攀登隊伍根據以其得分除以速度做為評分的標準.

Source: Forbidden Mountains
Author: Paola Pozzolini Sicouri and Vladimir Kopylov
publisher: Indutech, 1994

Translator: Lin, You-Min
2008/05/23